当前位置:7猫中文网>玄幻魔法>迷雾之命运> 第两百零二章-建康危局-推荐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两百零二章-建康危局-推荐(2 / 2)

王献之:“你还有什么要说的吗?”,

犯事的嫔妃:“我们如今见面也算是缘分了,你能把那把匕首送给我吗?”王献之转头盯着这么女子,表情十分复杂,这种情况下要一把匕首肯定是用来自裁的,但是如果不把她救出去,这样的死法也可以免去一些酷刑,那名女子继续说道:“我既然要死了,王大人就恩赦一回,让我免了再受一番酷刑吧,求您了”,王献之思忖了片刻,将腰间的匕首取下递给了她,女子艰难的伸手接过:“多谢王大人!”,王彪之转身向牢房外面走去,走到门口的时候背对着她说道:“离事情终了还有几天,你再想想一些高兴的事吧”,说完再对牢头吩咐道:“这几天给她买一些好吃的,这锭银子你收着吧!”,王献之说完从怀着取出一锭二十两的银子递给牢头,牢头双手接过,“谨遵大人上命”,王献之正准备移步离开,旁边一个狱卒地上来一个褐青色的小瓶子,王献之看了他一眼,他低声说道:“见血封喉!”,王献之拿过来扔给了牢中的女子,然后又给这名狱卒拿了一锭银子。女子看了一眼手里的匕首和怀里的毒药,又是一阵苦笑,作为一个陌路人,说王献之仁至义尽都很勉强了,

第二天上午,建康城外的一处茶摊上,来了一波贩卖早梨的商队,一行约有二十余人,商队首领:“小二,来三壶好茶!在上八斤烧饼!,两斤面膜!”,“好呢!客官您稍等”,商队领头的将马绳交给手下人后便自找了一张桌子坐下,但是这张桌子上已经坐了两个人,

原本坐在这桌子上的一名青年汉子招呼道:“嘿,这么早的雪梨,进建康铁定能卖出个好价钱,掌柜的发财了”,

商队队长拱手道:“要不是早梨,我又何必跑到建康来贩卖呢?若是低于寻常两倍的价钱,我怕是连路上的车马费都赚不回来啊”,

“也是,只是不知兄弟从哪弄来这么多好货,这早梨可不是一般家族养得起来的”,

商队首领:“运气而已,豫章周家急等着用钱,这才便宜了我们这些买卖人,若是放在平时,这种上等货物哪有我们的份”,

“豫章周家,怪不得,昨年赔了林家庄那么多银子,今年又遇上北伐,开销的地方想来也不少”,

商队首领:“是啊,各位大哥,我想跟你们打听个消息”,

商队领头的问完其余两名大汉哈哈笑道:“这么多空桌子你专门坐到这个桌子上来,你过来的时候我就知道你的来意了,问吧”,

商队领头略显尴尬,再度抱拳:“呵呵,那先谢过两位大哥了,我还在豫章的时候便听说建康城出了一件大事,说是宫里有个娘娘逃出宫来了”,

一名汉子听完摆了摆手:“哎,这不是什么稀罕事,后宫佳丽三千怕是跑的只剩一半了,只是这个丫头运气太差,又没有家世依仗,这才掀起了这么大的风波”,

商队首领:“我听说这件事把王家也卷进来了”,

还不待这名汉子回答,另外一名汉子抢着说道:“这你可问着了,消息一开始传过来的时候我还不信,直到昨天早上,这事才拍了板,没错,就是王家的王献之,话又说回来了,若是没有扯到王家身上,这事早就过去了”,

这名汉子说完,原来那名汉子摆手说道:“哎呀,你听风就是雨,哪有那么简单,那王献之分明就是个背锅侠,你真以为他能调动城防营去冲击皇宫?”,

商队领队疑惑地问道:“怎么这件事听二位说着还有出处?”,

“可不是吗,当天晚那么多人看见了还能有假?”,

商队首领:“看见什么了?”,

“有人打进皇宫了呀,你连这都不知道”,

商队首领:“呃,这个我知道,但是我听说是一个人来着!”,

“对着呢,开始的时候是一个人,城防营是后来才赶过去的,凌晨时分,本来啥事没有,突然就听到皇宫里传来阵阵哀嚎,哭得那叫一个惨了,顺着风向,这哀嚎声传得格外的远,但是皇宫里出了事,咱们这些小老百姓再气又能怎么样呢?我们也只能当做没听见啊,过了有段时间,皇宫门口竟然有人打起来了,这下不得了,隔得近的人都起来看清了热闹,三十几个人打成一片啊,而且这一打就是大半个时辰,还别说,光这体力就是长期吃荤的,咱这些吃青菜的能打那么久?”,

商队首领:“后来呢,这事怎么跟王家扯上的?”,

“几十个人在城门口打架,这必定是有一方要进宫啊”,

商队首领:“嗯,有道理!”,

“你再一想啊,皇宫门口那时动武的地方?当年恒温在的时候也没敢打进宫里去吧,再一联想里面那些被打骂女子,这事不就连起来了吗?本来即便这样,也没人能把这件事跟王家扯上关系,可是后来闯宫的那帮人打输了,没过多久城防营就来了,半句没说就亮了家伙,如果当时禁军不认怂,肯定又要打死几十个,再后来没过多久,城防营这边来了一辆马车,王彪之王大人的座驾,装着几个女的就直接开回王府了”,

商队首领:“装着几个女的?这是什么意思?”,

“这还不够清楚啊,肯定把宫里的人救出来了呀”,

商队首领:“这又是什么道理?”,

“你想了,深更半夜的打架,近千人的械斗,王家这边总不可能带丫鬟去吧”,

商队首领:“额,所以说那些女子必定是从宫里救出来的”,

“肯定啊!一车拉不下,外边还有两个跟着马车随行呢,看一身的打扮,一个年轻的和一个老妈子,这事情还不够清楚啊?”,

商队首领:“额,是这样?但是,有问题啊,要是人早就救出来了,昨天审的人是谁啊?”,

“谁知道是哪个倒霉姑娘啊!但是昨天那姑娘也挺有意思的,一口咬死自己是王献之大人的青梅竹马,免了当堂判死,想必又能多活个几日!”,

商队首领:“青梅竹马?这又是什么事?”

一名汉子将昨天在刑堂上发生的事一五一十的告诉了这名商队队长,虽然没有亲眼所见,但是毕竟有很多人看到了,庭审的时间也不长,所以大堂上的对话一字不落的传了出来,

商队队长听完恍然大悟::“这样啊,这名女子看起来也是一个人杰啊”,

“我对她也是佩服的紧啊,事先挨了那么多打,结果在大堂上还是翻供了,这谎话乍一听还是那么回事!”,

商队首领:“你也听出来了?”,

“我倒不是听出来的,只是这话禁不起推敲啊,王献之大人何许人也?虽然在王家只是一个三把手,而且没什么实权,但是那性情耿直啊,这建康谁不知道?如果真的是王献之大人的青梅竹马,救不救得下来暂且不说,起码过堂的时候应该坐在旁边吧!”,

商队首领:“有道理,但是还是那个问题啊,这整件事情是怎么跟王彪之扯上关系的”,

“你还不明白吗?王献之虽然也是王家的一号人物,但是能在王家不经商议直接调动城防营的人只有王彪之,并且对方还是皇宫的人,当晚若是真的动了手,就意味着造反,这是他王献之能一锤定音的?”,

商队首领:“好像有点道理!但是有没有这种可能呢?当晚去闯皇宫的人就是王献之,原本他们以为皇宫的人会给他们面子乖乖放人,结果却发生了一些意外导致冲突的发生,这时王彪之恰好在建康,于是便调城防营去营救王献之”,“原本是有这种可能的,但是王献之事后没过几天就在兵部处理公文,会议军机要事,王彪之则是在事后半个多月才在琅琊露面,这又该作何解释?这绝对是为了洗脱自己身上的嫌疑,让王献之替自己背锅嘛,再加上那一段时间,市面上突然就有了王献之夜闯皇宫的说法,这很明显是王家放出来的障眼法嘛”,

商队首领:“嗯,有道理!”,商队队长听完这两人的解释,若有所思的将目光移向远处,脸上带着丝丝微笑,似乎对这个结果很满意,

这时那名汉子继续补充着说道:“以上这些就是主要原因,还有一部分原因信不得,但是也能有些参考价值,因为他们说的话也不全是杜撰的,总有些真的内容包含其中”,

商队首领:“这又是什么说法?”,

“很多人都一口咬定当天凌晨看见了王彪之,有人说是在宫门口双方打斗时看见的,有人说是他被搀上马车时看见的,这路说法一般都当不得真,因为这些话很有可能是有心之人在挑拨是非,一般情况下,这种事就算真的看见了也未必敢说出口”,

商队首领:“有人说亲眼看见了,这种人很多吗?”,

“到处都是,多数人也是从别人那里听过来,比如说同在这条路上走的‘神腿张’,他当晚也正好在宜人阁过夜,他亲眼看见王彪之一路骂着冲了出去,开始他还不知道是谁,后来跟着看热闹,同路的人说是王家的某位大人物,到场仔细一看,他就认准了那人绝对是王彪之,你想啊,开始在宜人阁的时候灯火通明,那人当着他的面走过去他都没认出来,后来凌晨时分,十步开外就只能看见一个人影,他躲在几百步以外能认出王彪之来,这话不是前后矛盾吗?”,

商队首领:“嗯!有道理”,

“况且他的描述也跟王彪之本人不像呀”,

商队领队微微一愣:“你又不认识王彪之,怎知他说的不像?”,

那汉子闻言一脸不屑:“兄弟,虽是我是走南闯北的生意人,但是建康可是我落脚的地方,王彪之来建康为官已有二十余年,这二十多年里我总能见到王彪之几回吧,王彪之剑眉星目,器宇轩昂,双颊微红,正脸微长,他说那人是一张圆脸,描述差距如此之大,怎么可能是王彪之?”,

商队队长和他属下的人闻言都微微吃惊,商队队长艰难的笑着说道:“嗯,确然如此”,之后他们又聊了一些各自商路上的一些事情,听起来,商队队长这边的行情有点不好,世道太乱,他贩卖的水果很难卖得出去,但是这两名汉子不一样,他们做着矿石贩卖的生意,原本生意一般,但是最近几年林家庄开始大肆收购各类金属矿石,只要价格合适,基本上都能卖得出去,所以他们的生意越做越好,毕竟有林家庄兜底,即便从林家庄赚不到多少,也不会亏掉来往的花销,半刻钟之后,商队在茶摊简单吃了点早饭便准备进城去,临走时,商队队长从马车上取出一筐雪梨发给茶摊上的众人,一开始,跟他同桌的两名汉子伸手接过了梨子,然后商队队长继续把梨子递向了那两个汉子属下的脚夫,那些千恩万谢的接过梨子,此时,没有人注意到茶摊老板刹那间原本几近无神的双瞳中闪出一抹难以睥睨的神色,慧目如电说的大概就是这种眼神吧,而两名汉子也有些坐不住了,大声喊道:“兄弟,有两百文了!”,

商队队长继续分发着手中的梨子,边发边说道:“你瞧我着几大车的梨子,不差这两个,你们为我指了明路,我进建康去也能少走些府门,瓜果这种东西,放的久了就不中吃了,要是后天日落之前还卖不完,剩下的这些这些梨子恐怕就只能按平价卖了!”,

“人在江湖走,道口上问路乃是再寻常不过的事。收哪门子的供奉啊,大家出门做生意都是为了讨生活,这几百文的散钱也够一家三口半月的粗茶淡饭了”,

此时一筐梨子发完了,商队领队转身走到桌子边上,拍了拍这名汉子的肩膀,“兄弟,实不相瞒,我这条道上近几年生意有点不顺,指不定什么时候转到你的路子上来讨口饭吃,今天这几只梨子权当留个印象,以后可能还要指望你们提携一二啊”,

“你这就见外了,咱们这一行靠脚力吃饭,遇上一个善心的大户才能挣点积蓄,平时也就混个生活,谁又不会耽搁了谁的生意,相反,同走一路还能有个照应,怎么会有提携一说呢?,这些梨子你需得收几个回去,否则往后我还给人落下话柄,说我不仁义”,说完汉子便将桌子上的四个梨子给商队队长塞过去,商队队长正打算伸手推掉,不料斜刺里窜出一人,迅速将汉子的手给推了回去,两人定睛一看,竟是茶摊老板,此时茶摊老板一脸和善,眉目间透露着卑微,他将梨子给那名汉子推回去之后,市烩的对着汉子一顿训斥:“这位老板说的在理,梨子多留几天就值不了那么多钱了,你不吃给家里的娃儿带回去,初夏的天也能享点口福”,那汉子还是挣扎到:“这不划算啊,梨子本身不值什么钱,但是早梨不一样,我们这种穷出身的人哪有吃早梨的命,兄弟,你且收回去,下次若有逢时的瓜果,我必定收下!”,老者闻言一顿呵斥:“你这汉子,好不知轻重,人家都送出手了,你还要给人家还回去,你以为人家也是你这种讨一日三餐的脚力贩子?人家长期跟达官贵人打交道,是正儿八经的商人,挣大钱的,些许早梨算得了什么,你怕落下不仁义的名声,人家就不怕了吗?”这名汉子被老者莫名其妙的一顿训斥,满脸茫然,手足无措,慢慢将手中的梨子收了回去,老者随后转头对商队队长笑呵呵的说道:“客官,封大人快出门了,你赶紧去他府门前守着吧,他家的老寿星寿宴将近,肯定能多买一些的!”,说完又转头看了看汉字手里的梨子,满眼的寄希的神色,商队队长见状连忙又让随从从马车里取下来两个梨子递给茶摊老板,茶摊老板笑嘻嘻的接过梨子,对商队老板连着作了几个揖,并说了很多感谢的话,商队起行离开的时候,所有人都将目光投向出手阔绰的商队老板,几个梨子原本是值不了几个钱的,正常情况下一到两文钱就能买到一个,但是这个时候的早梨一个起码能卖五文钱,这商队领队此时洒出来的是白花花的碎银子啊,能在这茶摊上吃饭的人跟富贵二字当然是不搭边,而商队领队这种人条件可能又要稍微好一点,不会跟他们一样吃烧饼睡通铺,应该能在客栈中租一个单间住宿,站在这个角度上讲,双方的行为都是合情合理的,一方可能觉得这几十个梨子只是一点小钱,但是在另一方看来这几十个梨子远没有几百斤大米来得实在,所以他们觉得这梨子被他们吃进嘴里十分可惜,商队老板坐上马车正准备驱使马车离开之时,依稀听见后面的茶摊上传来这样的窃喜声:“哎哟,我孙子的生辰可有好东西了,多谢这大富大贵的老板啊”,商队老板转头看了一眼,茶摊老板正将两个梨子用抹布擦拭之后装进了一个崭新的小布袋,

商队走远之后,那两名汉子在茶摊上坐卧难安,这件事情似乎有点不对,他如今回想起来,总觉得那个商队老板无论是谈吐还是身上的动作,都透露出不俗的儒雅之气,他说的那些江湖术语总觉得缺了点东西,没等他们想个明白,茶摊老板双眼闪烁着精光走到他们面前对他们郑重的叮嘱道:“我在这里开了三十年茶摊,从来没见过这路人,幸好你刚才没说什么要紧的话”,茶摊老板语惊四座,如果连茶摊老板都没见过这路人,那问题就有点严重了,这个茶摊在这里少说也有七八十年的历史了,茶摊规模不大,照顾的对象主要也是最底层的商旅,这种小茶摊能挣多少钱全靠老板的本事,不是说这个茶摊挣钱多难,而是来往的人多了,多多少少都会带来些祸事,这些时候都会牵连到这个小茶摊身上,比如有个什么通缉要犯来这个茶摊吃了个烧饼,江湖上各路人来这个茶摊打听消息,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都是一门大学问?不是简简单单的如实相告就算完了,能以什么代价化解完全看茶摊背景或者茶摊老板的个人能力,这个茶摊老板明显属于后者,能在这里风风雨雨三十年的人当然不会是一般人,那些阔气的商队虽然未必会在这个茶摊上歇脚,但是从这路上过总要被茶摊老板看见吧,如果茶摊老板断定没见过这路人,就可以确定这伙人绝对不是正儿八经的商旅,一个胆小的连忙问道:“毕掌柜,你是说?”,茶摊老板双瞳微微一缩:“这路人打听的是王家的消息,很有可能就是王家的某位大人物,甚至有可能就是王彪之本人”,

“这怎么可能?王丞相怎么可能来这种地方歇脚?”,

毕掌柜:“他的年龄跟王彪之对得上,手下人拳脚功夫也不弱,真的有可能”,

“完了完了,我死定了,刚才我直呼王丞相的大名,敢跟他说起了王家的绯闻,我命休矣”,

毕掌柜:“你先别急,王家是有脸面的豪门望族,不会跟你这种小厮一般计较,你此去西南多呆一段时间就是了,明年立春之前不要在建康露面,等风声过去应该就没事了”,

“多谢毕掌柜指点”,

毕掌柜:“你们早点吃完上路吧,若是建康有消息,我会托人给你们带去的”,

“多谢毕掌柜”,两人说完,都从怀里掏出了一些散碎银子递给茶摊老板,茶摊老板摆手拒绝:“世道多艰,我们这些小老百姓相互帮扶最终也是为了自己,等你们什么时候能像那位大人一样体面了再来给我银子吧”,两人闻言无奈收回了手中的碎银子,跪下给茶摊老板作了两个揖,这茶摊上不止他们两路人,还有其他的人也目睹了这一过程,但是自始至终都没有多说半句,这种事在江湖路上经常发生,像茶摊老板这种人物一路上都有,救下一个商队也等于救下了自己一桩生意,他们给人方便,之后或多或少也能收获一些回报,比如茶摊老板说的让人帮忙带口信,他们也靠这些口信获取各条路上的一些见闻,替人捎递消息也算是江湖路上的共识之一,进城门接受检查的时候,贩梨商队一人凑到队长跟前来问道:“丞相,我们直接去王府吗?”,商队队长笑着回答道:“我先一步去王府,你们按照刚才那些人指定的路线去把这些梨子卖了”,“啊?”,他手下人大吃一惊,不明所以,但是随即又拱手说道:“是,卑职遵命!那刚才那些人怎么办?”,“算了吧,走在江湖路上就要守江湖路上的规矩,梨子卖了,得多少钱各自收着,就当犒赏你们这一路的辛苦了”,“多谢丞相!”,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7猫中文网